7月6日,“人力资本证券交易所系列课题”首期研究的子课题“人力资本证券化交易基本理论及可行性研究”成果汇报暨结题评审会在重庆市召开。本次课题由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编制,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课题成果将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外发布。
会上,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院负责人刘杨介绍课题研究进展,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袁羽钧作为课题负责人从立项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成果和下一步规划等方向对课题做了总体介绍,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正教授李海峥从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金融价值、人力资本证券化的本质、人力资本证券化交易的优势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课题研究成果内容。
据了解,为加快培育发展人力资本产业,发挥人力资本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创新引领作用,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院立项开展“人力资本证券交易所系列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总课题下分设若干个子课题,分序、分步实施研究,以期探究人力资本证券交易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体制机制等问题,推动人力资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2023年12月,在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上,“人力资本证券交易所系列课题”入选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并现场签约。课题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流动司和重庆市人社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流动司张文淼司长出席了课题的开题启动会并致辞,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科研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金融机构代表参会,举行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人力资本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授牌等活动。
本次结题评审会,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原司长、经济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孔泾源,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宏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田永坡,重庆社会科学院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康庄,重庆人力资本银行创始人、重庆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智库成员、重庆校企融合协会会长黄子华等参与评审,重庆市委金融办资本市场处、区县人社部门及金融机构代表参与讨论。与会专家一致对“人力资本证券化交易基本理论及可行性研究”课题给予高度评价并通过结题,无论国际国内,人力资本交易都是一个新兴概念,它为个体提供了一种将未来的人力资本价值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并进行市场交易的方式。人力资本证券化交易,将交易路径进一步清晰细化,通过本项研究的开展,有效填补了当前国际国内人力资本相关研究空白。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谢礼国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鼓励四川省、重庆市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创新试点,持续推进人力资本证券交易所等系列课题的研究。重庆开展人力资本证券化交易的试点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重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位居全国前列;重庆总体人力资本存量大、开发价值高,推动重庆人力资本证券化交易价值开发和结构优化的现实意义;重庆开展灵活用工机制保障为人力资本证券化交易提供发展基础;重庆人才流动规模扩大及虚拟化发展要求建设劳动力要素统一大市场;重庆金融发展和创新环境良好,能够保障人力资本证券化交易的试点实施;重庆人力资本证券化交易的人才与技术储备完善。本次课题已经取得了第一阶段的丰硕成果,非常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开拓性。希望课题组再接再厉,小切口扎实推进二阶段研究工作,继续加强对人力资本价值评估体系建设、证券交易制度建设、金融风险防范等问题的探索,走出一条重庆特色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服务业创新发展路径。